问题 实验题

工业炼铝是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主要原料氧化铝,然后进行电解。工艺流程如下图:

(1)滤液1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②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3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省去步骤①,即溶解铝土矿从直接加入原料B开始,则最终会对氧化铝的生成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粉末在引燃剂作用下常用来焊接钢轨,主要是利用了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而且该反应焊接速度快、设备简易,适于野外作业。

(5)步骤⑤是在铝电解槽中进行,电解槽的两极材料均用石墨,其中___________极的材料随反应的进行需要不断补充,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OH;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

(2)NaHCO3;制NaHCO3或发酵粉(答案合理即可)

(3)用NaOH直接溶解会使SiO2生成Na2SiO3,通CO2后生成H4SiO4和Al(OH)3沉淀,从而加热后生成的

Al2O3中混有杂质SiO2

(4)放热反应

(5)阳;阳极生成的O2石墨反应生成了CO2从而被消耗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21—25题。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和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以表彰他们在促进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方面所作的贡献。从约翰纳什开始,在博弈论这座金矿中淘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数十位之多,与博弈论 领域相关的基础研究,据说已经是第五次折桂了。谢林和奥曼的“冲突与合作”理论在冷战时期曾经有过广泛的应用。谢林先生发现,人通常都是愿意合作的,但当他们在一个团队中依理性行事时,就变得不那么容 易合作了。在上世纪的美国和苏联的冷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一点,双方的武器在你追我赶中,最后远远超出了实际的需要。尽管苏联、美国的领导人和人民 个个都是理性的,即保持了个体的理性,但一到“国家”这个团体中,却变成了群体的非理性。而奥曼的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论,正给处于核竞争消耗战中的美国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根本战略。1966年,奥曼和他的同事在给美国武器控制和裁军机构的开 创性报告中,建立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模型。他指出,没有参与者有勇气单方面改变“不同结果的可能性”。这个概念与非零和博弈密切相关,所谓“非零 和博弈”,是相对“双输”的零和博弈而言的,指的是一方有所得,他方未必有所失,而可能的结局中甚至存在“双赢”。谢林和奥曼的理论在当今的国际军事、政治和经济博弈中,依然运用广泛。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始终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在一 些现实主义者看来,在国际政治中取得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世界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各国之上没有一个共同的政府来强行施加规则和法律。但是,我们通 过对现实的观察却发现,在国际政治中合作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许多合作也不是想象中那么脆弱。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共识,也很少有人会否认全球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这正印证了罗伯特奥曼的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理论:当人们每天面对相同的对手和竞争者时,当战略情形大量重复出现时,即使个体间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达成合作的几率也会上升。“冲突”何以能产生合作,是因为重复博弈的存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叫“囚徒困境”,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 结果一定是诚信缺失。但是,如果双方能够预期到交易次数会增加,那么,受长期利益的驱动,就会相应增加交易双方诚信的可能性。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共识,下列理由最恰当的是()。

A. 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

B. 零和博弈

C.非零和博弈

D.人通常都是愿意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