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为纯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材料二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权。”

——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序》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太平天国运动是一种什么态度?(2分)扼要指出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分)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点。(2分)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在吸取太平天国运动教训的基础上又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6分)

答案

(1)态度:肯定态度。(2分)原因:反对满清贵族统治的需要。(2分)

(2)失败原因:没有建立现代政体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3分)

(3)相似点:都主张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2分)推动的体现:提出了民权主义的要求;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各2分,共6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可见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肯定态度,原因是孙中山希望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2)材料二中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太平天国运动是单纯的民族革命,只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而没有实行民权主义,没有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等权利。

(3)材料二中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材料三三民主义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两场运动都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不同之处是三民主义还提出了民权、民生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等权利;通过核定地价实现国民共享。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