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几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养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简述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2分)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8分)
(3)阅读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相比,“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8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4分)
(1)思想:“通古今之变”的“变通”思想和“成一家之言”的创作宗旨是其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2分)
背景:国家统一;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外联系密切。(任意两点4分)
(2)白人优越(欧洲中心)论,自认为是传播文明。(2分)
背景:工业革命在西欧逐渐完成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欧殖民扩张“高歌猛进”,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变成最后的征服;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霸权地位确立;欧洲思想文化发展。(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
实质:用种族、文化优越论为侵略扩张辩护。(2分)
(3)突破: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条件: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是全球史观产生的物质基础;世界格局的变化为全球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威胁,是全球史观产生的一个最要原因;历史上的整体观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学家面对全球化的史学反省推动个球史观的形成。(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达,可酌情给分)
(4)影响:影响研究历史的视角和方法;决定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治学思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指导思想和西汉时期的大背景密不可分。西汉时期是国家大一统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司马迁的治学思想。(2)从材料“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养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可以看出作者持有白人种族优越论的观点,自认为是传播新思想。其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可以从西方进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巨大变革说起。(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作者巴勒克拉夫从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世界历史,认为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创造的历史。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可以从科技革命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