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中绘出的三种曲线分别代表氮、磷等无机盐总量,水中氧 

气溶解量(DO),有机物溶解量,其中表示水中DO变化曲

线的是          (选填A、B、C、D)

⑵目前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并提倡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其目的是防止水体          

                (填与环境相关的术语)。

⑶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拟调查测定本地区水质污染情况,如 

果你是课题小组成员,现要取三份不同地区的水样,你选择的三个地点是:

                                                                  

⑷氨在水体中化学降解时,是水体中两种不同的硝化细菌分两步,将其逐步氧化的,过程如下:                                    ,某同学在该地工业园区取得水样,准备检测其中无机氮的含量,查阅工具书后,决定先检测水样中的铵或氨的浓度,反应原理为2K2[HgI4]+NH4Cl+4KOH==(OHg2NH2)I(红色)+KCl+7KI+3H2O,用比色法测定。

①比色法能测定其中NH3—NH4+的浓度,原理是                                    

②若测得的含量异常偏高,再用其他方法测得NO2和NO3含量略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可能是硝酸工厂大量排出的含硝酸的废水

B、合成氨厂,刚排放的溶有氨的废水

C、造纸厂排出的有机废水和合成氨厂排出的溶有氨的废水

答案

(每空均2分)(1)C(2)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等均可);(3)化工厂周围河流,城市围河,农村河道等(只要有代表性,不重复即可);(4分)①其颜色深浅与氨、氮含量成正比②BC

本题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等相关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探究性。(1)水体自身净化即让污染物逐渐减少,氧气溶解量则先因被消耗而减少后又逐渐恢复,故水中DO变化曲线为C;(2)含磷物质的排放会增加水生植物所需的营养,产生水华、赤潮等现象,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3)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农业上使用的化肥、农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等,所以应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的水样;(4)①比色法显然类似pH试纸的原理,铵或氨的浓度高,加检测试剂后其颜色就深;②氨的含量异常偏高,NO2和NO3含量略偏高,因为NO2和NO3是NH3经逐步氧化产生的,其原因显然是BC。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