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山东省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
比重50以上49.641.440.640.2
注:2003-2007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

材料二  2003年-2007年山东省居民消费率情况(%)

年份    20032004200520062007
消费率5454.353.751.849
注: 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以来,最终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在77%~79之间,2007年山东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材料三 围绕扩大内需高三某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小马认为,为了扩大内需,党中央要出台显著下调物价、大幅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工资的政策。为了提高执政效率,不必花时间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众意见,以尽快出台政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8分)

(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评析小马同学的观点。(10分)

答案

(1)材料一,2003年至2007年,山东省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的比重逐步下降。这说明山东省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差距不断扩大。(2分)材料二,近五年来,山东省居民消费逐步下降,与世界多数国家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较低,(2分)这说明山东省居民收偏低,消费意愿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2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2分)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预期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分)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加强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2分)④物价是影响力消费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必须保持物价的稳定。(2分)

(3)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中 * *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扩大内需是需要加强党的领导。(3分)物价和劳动者工资的变动受经济规律制约,党要坚持科学执政,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能贸然显著压低物价和大幅度提高劳动者工资(2分)。党要坚持民主执政,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应当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众意见(2分)。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2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注意小注。这是学生经常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注意。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仔细审读图表可知反映的经济问题是山东省居民收偏低,消费意愿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第(2)问考查如何促进消费。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可知从不断提高人们的收水平,保持物价的稳定两大方面分析即可。第(3)问是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首先指出观点是片面的。运用党的执政地位,党的执政方式中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分析题中观点。

点评:注意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