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完全燃烧210g某种燃料,放出6.3×106J的热量,这种燃料的热值是多少?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答案

(1)m1=210g=0.21kg;

根据公式Q=m1q得:

q=

Q
m1
=
6.3×106J
0.21kg
=3×107J/kg;

(2)由题知,Q=Q=6.3×106J,

∵Q=cm△t,

∴水的质量:

m2=

Q
c△t
=
6.3×10 6J
4.2×103J/(kg•℃)×(100℃-20℃)
=18.75kg.

答:这种燃料的燃烧值是3×107J/kg;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18.75kg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

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初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圣旨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2分)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6分)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果怎样?(4分)

(4) 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4分)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