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庆节后,某校九年级(3)班进行了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来自贵州的吴玉同学说:“我的家乡住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稀饭、一顿干饭,人均收入7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成都转学回来的张伟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以前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压岁钱一份至少上百。
材料二:2011年12月11日,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论坛以”城乡统筹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在成都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特别推选出了”2011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旨在铭记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各行业、各领域的杰出人物。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提到的全面小康具有什么特点?实现其根本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将来建设全面小康的重任,你准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2)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思想上: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行动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心国家和家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全面小康做出自己的贡献。(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