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认为如果不攻取燕国会违背天意。

B.孟子认为要不要攻打燕国要看齐国的百姓乐意不乐意。

C.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欢迎你大王的军队是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够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上面的语段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孟子主张一切以民为贵,攻打一个国家能否胜利,关键要看百姓是否能得到利益。帮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就会得到百姓的欢迎,攻取就能成功,国家就能稳定。所以在孟子看来,社稷、国王都是依赖于百姓。(意对即可)

材料分析题
问答题

函数ReadDat()的功能是实现从文件IN74.DAT中读取一篇英文文章存入到字符串数组xx中。请编制 6数StrCharJL(),该函数的功能是:以行为单位把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的ASCII值左移4位,如果左移后, (字符的ASCII值小于等于32或大于100,则原字符保持不变,否则就把左移后的字符ASCII值再加上原字符的ASCII值,得到的新字符仍存入到原字符中对应的位置。最后把已处理的字符串仍按行重新存入了符串数组xx中,最后调用函数WritcDat()把结果n输出到文件OUT74.DAT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
原始数据文件存放的格式是:每行的宽度均小于80个字符,含标点符号和空格。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的内容。
试题程序:
# include<stdio. h>
# include<string. h>
# include<conio. h>
char xx[50][80];
int maxline=0;
int ReadDat(void);
void WriteDat(void);
void StrCharfL(void)


void main()

Clrscr();
if(ReadDat())

printf (“数据文件IN74.DAT不能打开\n\007”);
return;

StrCharJL();
WriteDat();

int ReadDat(void)

FILE *fp;
int i=0;
char *p;
if((fp=fopen(“IN74.DAT”,“r”))==NULL) return 1;
while(fgets(xx[i],80,fp)!=NULL)

p=strchr(xx[i],’\n’);
if (p) *p=0;
i++;

maxline=i;
fclose(fp);
return 0;

void WriteDat(void )

FILE *fp;
int i;
clrscr();
fp=fopen("OUT74.DAt","w");
for(i=0;i<maxline;i++)

printf(”%s\n”,xx[i]);
fprintf(fp,"%s\n",xx[i]);

fclose(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