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海洋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发展迅速,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海洋经济强区格局已形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同时也应看到,海洋经济快速增长、政策措施滞后等原因导致海洋开发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开发过度与远海开发不足矛盾突出;海洋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趋于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问题较严重;海洋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目前沿海已有70%的沙质海岸受侵蚀,80%的红树林遭砍伐,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不复存在,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形不成鱼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意义。(14分)

材料二 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还召开了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2)结合材料,说明报告的起草过程蕴含了那些政治生活道理?(6分)

材料三 航母问世已近一个世纪,成为一个大国所处国际地位的象征,拥有航母是中国人近百年的梦想。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成为世界上第十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金砖四国中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辽宁舰”入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新开始,更是中国肩负历史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新起点。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我国 “辽宁舰”入役,是中国肩负历史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新起点。(8分)

答案

(1)建议: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国家海洋经济协调管理机制,避免不同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2分)统筹远海近海海洋资源利用,适度开发;(2分)开发与保护要协调一致,加大科技含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力度,认真落实“休渔”等制度;(2分)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2分)海洋生产企业要制定正确经营战略,加强管理,保护海洋生态。(2分)

意义:有利于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2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2分)

(2)①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报告起草体现了中 *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2分)②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体现了中 * * 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2分)③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体现了中 * * 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国实行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3)①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自卫权。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辽宁舰”入役是中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辽宁舰“入役,不会改变中国担负的国际义务。(2分)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负有维护联合国 * * 的宗旨和原则的义务,“辽宁舰”入役,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履行这一义务。(2分)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辽宁舰”入役,增强了国际社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力量。(2分)④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中国作为和平力量,发展航母,不仅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能增强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大的历史担当。(2分)

题目分析:(1)本题的解题思路按照两个思维方向,即教材基本理论和材料中问题解决的具体举措,教材基本理论无论任何具体经济发展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不可遗漏的知识点,这一点可作为作答经济生活的常规思路,从企业角度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加强管理等。然后针对材料具体问题分析,统筹远海近海海洋资源利用,适度开发;开发与保护要协调一致,加大科技含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力度,认真落实“休渔”等制度;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增强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等举措。(2)本题是政治生活常识题目,就是对应我国政治生活的基本现象,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体现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体现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根据设问可知道本题涉及的范围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由于主要涉及到的是中国,可用到的知识首先是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其次,由于本题涉及到了联合国,就要谈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辽宁舰入役,涉及到我国的对外政策,同时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当今时代的主题密切相关,根据上述思路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生婆”,这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年8月15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月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8月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期!”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小题1: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5分)

小题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