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 “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橘林列传》)

  注:司,管理四徒的官县,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下不能正言过以尊天子——匡:辅佐。

B.代立南面——践:登上(王位)。

C.乃固科兵,下圈刺秦——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被)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满喜欢相同的一组是(     )

A.桀、之民不之使而归汤、武——于是长安群约车百乘,质于齐

B.何?上下之分也——不为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景知大后怒固真言无罪——汝之结束了明不克藤其泽乎

D.诸齐人《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且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谏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场、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辨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中,秘马肝不能算不懂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睐。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后学者英敢明受命放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帝以固为谦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D

4.B

5.(1)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2)此后学者没有敢讲明秉承天命、放逐诛杀一类事情的。

(3)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虹影
杨文丰
  山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而神幻的虹所迷惑。我时常戴一顶大斗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山野上空被村人喊做天弓的虹。故乡的虹,大都悬生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飞扬,天地间总是微雨细细,雨光氤氲,若有似无,我一低头,汪汪积水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土地里拱起而飘然升空的。大人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在我童年的天空里,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我甚至想,那虹,是地里蜈蚣升天的么?
        及至青年,丰满的物事无止无息,人,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月的况味。 老年时至,夕阳在天。人生舟楫,早早告别了土腴木秀的春夏,急急就滑入了水瘦山寒的秋冬,人与虹,早疏离焉。
虹的色彩,使人漫生想像啊。诗人北岛就有一首诗叫《姑娘》,短得只有两句:“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姑娘与虹,大抵是皆有照人光彩,诗人才能当上月下老人,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雨滴曲折而奇幻的“合作”。 与雨滴“合作”的、射在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行的、集团无边的箭簇。每一根阳光之箭,进入雨滴的位置和角度都不同,因而,每一根阳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角度相应也不同。 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雨滴反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色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入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横截春流架虹桥。”毛润芝诗曰:“青山着意化为桥”。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而后作。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抑或说, 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这是因为,惟有此一弧段之上雨滴反射过来的各色色光,能量才最集中,光色才最强,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斑斓色光,才能被人看到。
        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有了光,有了雨幕,有了光在雨幕中的折射,方生虹。虹的光明前途,只能是短暂的。虹的生命多斑斓在夏日雨水的天空。这是因为夏季才多有雷雨或阵雨天气,这类雨范围不大,容易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的景象,利于虹生。大雾中,水汽空蒙氤氲,阳光遥遥地、斜斜地射来,霎时彩虹如练,也自在情理之中。 空气干燥的冬季,雨少,阵雨更少,是不太可能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雪花纷飞时节,谁能见到虹?
        阳光,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么?雨滴不是从天上来么?看看虹吧,你还能说“水火不相容”吗?虹,不仅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更是水火相容的预言。
“东虹日头,西虹雨。”这句谚语,简直就是气象预言。
        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球的中纬度。我们天天都可看到电视天气预报。那气象小姐所指点的江山,那中纬度地区所出现的系统性的降水天气,多数都自西而东移动。虹的方位又正好与太阳相对,所以,西虹在天,则表明茫茫雨区,正滂滂沱沱、飘飘荡荡朝我们所在地移来,不久天将雨。倘若虹影在东,则说明雨区早已告别了我们东去,我们的天地,可谓风景晴好,艳阳高照,天明地静。——选自《散文海外版》
1.联系文章的第一、二段,请分别概括说明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虹的态度。
答: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句子,“作为生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虹“是天上水火相容的交响”,其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北岛、陆龟蒙和毛润芝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全对话,情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