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比,对比。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毛发,指树木。
C.绝云气,负青天——绝:断绝,不交通。
D.彼且奚适也——适:去,往。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奚以知其然也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①上古有大椿者 ②未有知其修者
C.①楚之南有冥灵者 ②汤之问棘也是已
D.①其广数千里 ②有鸟焉,其名为鹏
3.下列有关文意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例子。
B.作者认为:无论是大的、小的,长寿的、短命的,不论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是否相同,都是不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C.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依然需要凭借,受制约。
D.斥鴳对大鹏的讥笑,说明了斥鹅看透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受拘束、不能真正的“逍遥”,作者表露了对斥鴳的赞同。
1.C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