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为引导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最近,学校开展了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作为活动参与者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宣传教育】学校邀请几名交警来校,对全体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请你写一则有关“交规与生命相关”的横幅标语,以便张挂。(要求写成相对对称的上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搜集资料】为了在校刊上宣传报道有关方面关爱动物的有益举措,张宁同学搜集了下面这则消息:

  非洲大陆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然而狮子、大象等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习性,有些还有迁徙的习惯,各国之间的边境线阻隔了它们的自由活动,使它们的生活习性受到影响。为了能让野生动物更自由自在的生活,非洲近年来一些国家共同努力,力图设立跨国通道,消除边境线障碍,在非洲大陆建立了一个跨国界超大野生动物保护区。

(1)请你帮他拟写一句话标题,以便校刊刊用。(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漫画欣赏】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热点讨论】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热议,在“大学生救人牺牲值不值得?”的讨论声中,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写出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活动一:(参考答案)遵守交通法规,保障出行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请您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严守交规;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

活动二:

(1)(参考答案)非洲致力建立跨国界超大野生动物保护区。

(2)①各国之间的边境线阻碍了它们的自由活动;②近年来非洲一些国家共同努力或非洲一些国家近年来共同努力

活动三:一些单位安全意识非常薄弱,领导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整改。

活动四:参考答案:

我认为大学生救人牺牲值得。因为大学生不顾自身的安危,舍己救人的义举,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的行为打破了社会长期冷漠的死水,唤醒了当今一些人丧失掉的道德良知,他们彰显的是见义勇为的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我认为大学生救人牺牲不值得。家庭、社会、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舍己救人固然崇高,不舍己而救人更加崇高,更加值得提倡;见义不勇为是可耻的,见义勇为是崇高的,见义智为则尤为可贵。因此,在具有伟大目标和高尚精神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实现的条件,讲究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千万不能因盲目施救而牺牲自我。

(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 师 的 由 来

〔法〕莫洛亚

画家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只管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抽象画等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她坐下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的一笑:“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满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的,婉转的,娇媚的,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画画这一行,最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大家郑重其事的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鄙人我?”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才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法国上校军衔的标志),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绶。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打在桌上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换了别人,大可借此发迹呢!”

“但是,何妨一试。”

“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高司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香气袭人,跟着她新进的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预许着柔媚圆满的幸福。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五十幅画……行不行?”

杜什象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

画室里人慢慢走空。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冲冲的,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你那位波兰美女?那三个俊俏的少女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杜什,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笑得呃呃连声,突然喝道:“蠢货!”

“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

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的,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小题1:选出下列选项中对小说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4分)

A.这篇小说通过描写画家杜什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界脱离了艺术本质、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不良风气。

B.小说中的经典台词“难道你从来没看见过江流水涌吗?”出现了三次,作用都是标志着画家彻底蜕变成“伪艺术大师”。

C.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有着畸形的审美观,而正是这种审美观戕杀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D.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意在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更重要的是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E.结尾处画家对作家的回答将人物置于一种戏剧的氛围中,使读者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体会着作者辛辣的讽刺。

小题2:阅读全文,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概括情节,把空格处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12个字。)(4分)

葛雷兹劝杜什改变画法——               ————                ——杜什彻底蜕变成“大师”。

小题3:画家杜什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结合全文,说说画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回答。(6分)

小题4:除了主人公画家杜什,小说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小说家葛雷兹和波兰美女高司涅夫斯卡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8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