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某班同学就此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同学收集资料,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变化。(9分)

第二组同学对收入倍增计划十分关注,他们认为收入倍增计划令人鼓舞,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实也令人忧虑。其中,有同学认为“向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可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经济增长。”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第三组同学把目光聚焦到国家的政治建设上。他们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又一亮点: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通过国家 * * 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10分)

答案

(1)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随之调整。(3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修订是从我国变化、发展的国情出发而做出的。(3分)。

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社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国情,我们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因时制宜(3分)。

(2)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2分);但是过高税收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效率,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此外,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还要缩小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等的收入差距,进行综合配套改革(3分)。

(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2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2分);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分);有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分)。

题目分析:(1)该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目标变化是因为条件变化了,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2)是辨析题,对该观点要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做出判断,阐述理由。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但不利于提高效率,解决收入差距,需要综合考虑,运用多种手段,仅仅依靠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故观点是片面的。(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原因,该题是原因类题目,可以从协商民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回答,对学生迁移运用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参与、科学民主决策、党的执政方式等角度分别回答其原因。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