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2.B
3.(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4.C
5.狱讼不正;完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