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2012年11月8日, 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 * * 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整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材料二 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邓 * *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山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材料三 报告强调,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1)联系材料一、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十年来我国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给我们的启示。(9分)

(2)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9分)

(3)联系材料三,请你从《文化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9分)

答案

(1)①坚持中 * * 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③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和源泉。⑤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每点2分,回答任意四点即得满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应酌情给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我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3分)②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我党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面向未来,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3分)

(3)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让精神文化产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③发展文化时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④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每点3分,回答任意三点即得满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应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中 * *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背景,围绕该主题展示材料,从不同的模块进行考查。第一问比较开放,学生回答时要发散思维。从政治生活角度要回答十年来我国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给我们的启示,首先要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中 * * 党的正确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持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执政能力的提高的等;学生在回答第二问时要注意:知识限定是认识论。运用认识论对材料一进行分析认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 * * 党不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随着实践的发展,中 * * 党不断的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境界,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学生回答第三问时,依然要明确知识限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即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知识。设问指向是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本题属于措施类的题型。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就必须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提出腐朽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不断的进行文化创新,多提供能够满足需求的文化精品等角度进行提建议。

配伍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