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能够看出朱熹强调的重心在于“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即劝导百姓遵循某种生活秩序,“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只是“知所遵守”的具体表现,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材料中表述的重心不相符合。

综合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产生该思想的背景。(2分)

(2)材料二、三在手段、目标上有何差异?分析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6分)        

(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2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