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不同。(6分)
(3)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差异。(4分)
(1)内涵: 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统治者善待人民,为百姓利益着想;统治者要尊民意,天下得失取决于民心向背。
理想政治:统治者要用贤人,行仁政。
(2)异:王韬主张学习英国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行君民共治;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学习美国的民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3)近代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①列强不断侵华,民族危机加深;②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③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④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4)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题目分析:(1)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
(2)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所以两者的不同就很容易得出了,即王韬主张学习英国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行君民共治;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学习美国的民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3)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可以考虑:列强不断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近代教育的兴起和留学风气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也可以考虑。
(4)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题目要求写本质差异,所以需要从两种思想的大背景去考虑,即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