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十分强烈。2006年8月,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
(1)材料(含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含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某校开展了“倡导文明行为,争做文明使者”活动。假如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某公民乱扔垃圾的行为,你准备怎么做(只列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说明我国部分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略”(如:制止其行为或劝说该公民捡起来,理由:以理服人,使其认识到行为错误;亲自把垃圾捡起来,理由:以行动感化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