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鞋业生产企业为外销型企业。现提供H企业不同时期的单位产品成本等情况如下:
时间 | 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单位产品成本 (人民币/双) | 外销价格 (美元/双) |
2012年9月10日 | 6.337 5 | 32.9 | 5.5 |
2013年9月10日 | 6.161 2 | 32.9 | 5.5 |
(1)概括该企业面临的问题。(6分)结合材料二,分析问答:如果增加技术投入(其他因素不变),请你在上图中选择三个点画出该产品性能与价格的变化曲线②。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带来该变化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6分)
①提高企业工资待遇 |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③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
⑤增加企业创新基金 |
材料三:我国已经实现了1949年开始的社会制度和1978年为标志的经济体制两波历史大转型。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社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第三波历史大转型已提上日程,其核心发展战略是: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绿色,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是指导这一大转型的纲领性文件。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 * * 党怎样才能在“第三波历史大转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8分)
(3)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三波历史大转型的认识。(8分)
(1)面临问题:①人民币升值对H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H企业面临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利润减少的压力。(3分)②H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3分)
画图:(2分)
措施选择:③⑤。(2分)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产品性能提高的基础上,降低产品成本价格;增加企业创新基金,有利于鼓励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能,最终降低成本价格。(4分
(2)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推动社会全方位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分)坚持党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全面协调科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中国社会会实现全方位转型。(3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为全方位转型提供制度保障。(3分)
(3)我国三波历史大转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遵循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等瑰丽。(3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改革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成果,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3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我国的大转型。(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概括出该企业面临的问题。学生应该不难发现,人民币升值对该企业的竞争力及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会刺激该企业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根据题意要求即增加技术投入(其他因素不变),在图中选择三个点画出该产品性能与价格的变化曲线②。增加技术投入,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性能。根据上述分析学生不难画出曲线②。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从本题图表中选择两项能够带来该变化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依据第一小问的分析,选择出既能降低商品价格又能提高商品性能的措施,图表中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增加企业创新基金能够实现这一变化。
(2)本题为措施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要注意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要先答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措施。该题要求学生回答中 * * 党怎样才能在“第三波历史大转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等方面回答。
(3)认识式简答题是目前较为常见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命题形式是给出一定的情景材料,然后依据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设问,且设问上一般是“如何认识……”或“如何看待……”。回答此种题型一般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是什么(现象、内容、本质)”、“为什么(原因、优点、影响、危害等)”、“怎么办(措施、建议、方法、态度、立场等”)、“怎么样(意义)”等角度全面回答。本题从“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生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观点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