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的1~8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养生丧死(     )

(2)鸡豚狗彘之(     )

(3)庠序之教(     )

(4)孝悌之义(     )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违农

B.斧斤以入山林

C.无失其

D.勿夺其

3.“不违农时”意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这里指什么?统治者怎样会使百姓耽误农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段前三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句子形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1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2段的哪句话所论述的内容与第1段内容属不同的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第2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供养活着的人(2)畜养(3)学校(4)孝敬父母,敬爱兄长

2.C

3.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统治者不加节制和让百姓服兵役、徭役。

4.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从关系民生的农业、林业、渔业这三个方面提出的)。三句话构成排比句。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上段谈“养民”的基本措施,是“王道之始”,后段谈“养民”的进一步措施及“教民”的方法,进而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两段文字是层进关系。(意对即可)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