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其麇鹿者如杀人之罪——如:如同、等于
B.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阱:陷阱,比喻诱人犯罪
C.雉兔者往焉——焉:兼词,予彼
D.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禁:禁忌
2.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B.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是以后世无传焉
C.民犹以为大,何也/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若是其大乎
3.本段的主旨是什么?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主旨:与民同乐,即与老百姓利益一致,不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对百姓的侵害之上。论证方法:对比文王与齐王的不同做法,由此造成百姓的不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