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忳字少林,广汉新都人也。忳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书生谓曰忳:“我当到洛阳,而被病,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赠,死后乞藏骸骨。”未及问姓名而绝。忳即鬻金一斤,营其殡葬,余金悉置棺下,人无知者。

  后归数年,县署忳大度亭长。初到之日,有马驰入亭中而止。其日,大风飘一绣被,复堕忳前,即言之于县,县以归忳。忳后乘马到雒县,马遂奔走,牵忳入它舍。主人见之喜曰:“今禽盗矣。”问忳所由得马,忳具说其状,并及绣被。主人怅然良久,乃曰:“被随旋风与马俱亡,卿何阴德而致此二物?”忳自念有葬书生事,因说之,并道书生形貌及埋金处。主人大惊号曰:“是我子也。姓金名彦。前往京师,不知所在,何意卿乃葬之。大恩久不报,天以此章卿德耳。”忳悉以被马还之,彦父不取,又厚遗忳,忳辞让而去。时彦父为州从事,因告新都令,假忳休,自与俱迎彦丧,余金俱存。忳由是显名。

  仕郡功曹,州治中从事。举茂才,除郿令。到官,至藜亭。亭长曰:“亭有鬼,数杀过客,不可宿也。”忳曰:“仁胜凶邪,德除不祥,何鬼之避!”即入亭止宿。夜中闻有女子称冤之声。忳咒曰:“有何枉状,可前求理乎?”女子曰:“无衣,不敢进。”忳便投衣与之。女子乃前诉曰:“妾夫为涪令,之官过宿此亭,亭长无状,贼杀妾家十馀口,埋在楼下,悉取财货。”饨问亭长姓名。女子曰:“即今门下游徼者也。”忳曰:“汝何故数杀过客?”对曰:“妾不得白日自诉,每夜陈冤,客辄眠不见应,不胜感恚,故杀之。”忳曰:“当为汝理此冤,勿复杀良善也。”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明旦召游徼【注】诘问,具服罪,即收系,及同谋十馀人悉伏辜,遣吏送其丧归乡里,于是亭遂清安。(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游徼:巡查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忳即金一斤,营其殡葬——鬻:卖

B.天以此卿德耳——章:章程

C.郡功曹,州治中从事——仕:做官

D.县忳大度亭长——署:代理、暂任某官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王忳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

①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

②营其殡葬,余金悉置棺下

③忳具说其状,并及绣被

④忳悉以被马还之

⑤举茂才,除郿令

⑥遣吏送其丧归乡里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忳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到京城去,在一间空屋子里见到一个生病的书生,按照书生的嘱托,在书生死后,他料理了书生的丧事。

B.王忳不贪慕钱财,书生给他的金子,他只卖掉一斤,料理了书生的丧事,其余的全都放到了棺材下面。

C.王忳代理大度亭长,到任那天,有一匹马跑到他面前,又有一床绣被飘到他跟前,后来马把他驮到了马主人那里,王忳把马和绣被全都归还给了主人。

D.王忳上任郿县县令的路上,在藻亭为被杀的女子一家洗刷了冤情,并派人送女子一家的灵柩回到故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当到洛阳,而被病,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赠,死后乞藏骸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旦召游徼诘问,具服罪,即收系,及同谋十馀人悉伏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1)我要到洛阳去,却身遭疾病,将不久于人世,我的腰里有十斤金子,我愿意把它赠送给你,我死以后请你埋葬了我。

(2)第二天(王忳)招来那个巡查的人责问他,他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王忳就收押囚禁了他,同谋的十几个人也都认罪。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完成1-4题。

老阳儿

肖复兴

  童年,同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之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乎乎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盆的水花。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儿。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选文极有情致地描绘了哪两件有趣的事?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选文中划线的两句话的真实意思。

(1)把老阳儿叠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还能够溶解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佩服母亲“煮”字用的好,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对“煮”字作补充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全文,尤其是结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标题“老阳儿”的深刻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