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中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 * * 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回答(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上升,请分析原因。(至少答两点)(2分)
(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何在?(1分)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
(3)图示美国经济比重在40世纪50年代达到顶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有什么启示?(1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始于何时?(1分)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5)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1分)
(6)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1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新政
(3)杜鲁门主义(冷战政策)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国家要加强经济的客观调控(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计分)
(4)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又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5)台湾问题
(6)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其它言之有理的也可计分)
题目分析:(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上升,其原因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是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实施罗斯福新政。
(3)图示美国经济比重在40世纪50年代达到顶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推行了杜鲁门主义。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国家要加强经济的客观调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始于1979年1月1日。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又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5)根据材料三,可知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台湾问题。
(6)综合以上材料,可知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分析、理解、评价能力。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还要知道,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人的重大科技发明有: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亨利·福特发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装配工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关于美国内战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861年—1865年;导火线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成为战争的转折点,扭转了北方不利战局。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南北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学生还要知道,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开始的标志是“黑色星期四”,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间是1933年,其核心措施是颁布《全国工业复习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资产阶级 * *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其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该政策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北约的建立。关于中美关系,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西方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涉及台湾问题,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