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非线性无量纲指数。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B.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C.控制工业源污染,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实行限产、限污

D.及时发布AQI指数,提示公众应对污染的措施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A.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就可以把高能耗、低产出的设备淘汰、更新,就可以减少CO及固体小颗粒的排放,因而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正确。B.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就可以减少SO2、PM10、PM2.5、CO的产生与排放,因而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正确。C.控制工业源污染,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实行限产、限污,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就可以减少污染物SO2、PM10、PM2.5、CO等排放,降低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正确。D.及时发布AQI指数,提示公众应对污染的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作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改善空气质量无任何帮助。错误。

选择题
问答题

某市政工程,项目的合同工期为38周。经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8-1所示,各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增加的赶工费如表8-1所示,其中H、L分别为道路的路基、路面工程。


表8-1 各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增加的赶工费

分部工程名称ABCDEFGHIJKLMN
可缩短的时间(周)01112110211013
增加的赶工费(万元/周)0.71.21.11.80.50.43.02.01.00.81.5
【问题】 1.开工1周后,建设单位要求将总工期缩短2周,故请工程师帮助拟定一个合理的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请问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支付施工单位的赶工费用最少说明步骤和理由。
2.建设单位依据调整后的方案与施工单位协商,并按此方案签订了补充协议,施工单位修改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在H、L工作施工前,建设单位通过设计单位将此400m的道路延长至600m。请问该道路延长后H、L工作的持续时间为多少周(设工程量按单位时间均值增加)对修改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H工作施工的第一周,工程师检查发现路基工程分层填土厚度超过规范规定,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师签发了工程暂停令,停止了该部位工程施工。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工程师在什么情况下可签发工程暂停令
4.施工中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导致I、J、K、N四项工作分别拖延1周,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须支出赶工费。如果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周净收益5.6万元,从建设单位角度出发,是让施工单位赶工合理还是延期完工合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