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于3月初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喜讯传来,商城人民欢欣鼓舞。某中学906班开展以“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媒体报道“义乌试点”相关新闻的部分标题,请你仔细阅读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你从中发现的一条信息。

《义乌重塑“中国制造”》(《人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

《面向世界再扬帆》(《浙江日报》2011年5月5日)

《从“全球超市”向“国际贸易高地”的新跨越》(《金华日报》2011年5月7日)

《义乌“新特区”转型正当时》(《义乌商报》2011年5月9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一句宣传家乡义乌的广告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脚踏一方热土,手握全球商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平同学在“我是特区人”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义乌成特区了,有特权了,我们不要太努力了。”针对他这一言论,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例:

“义乌试点”获批是义乌发展的新起点。

义乌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义乌的发展即将上一个新台阶。

义乌的外贸将有新突破新跨越。

义乌将确立新型的贸易方式。(表述符合标题内容即可)

(2)例: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投资者天堂,创业者乐园。

拨浪鼓摇响最强音,卖货郎书写新传奇。(符合要求即可)

(3)张平同学,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义乌成特区了,这是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努力,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实验题

(09苏州)(8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使用现象对比结论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