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水面下同一深度处有两个点光源P、Q,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P光照亮的水面区域大于Q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P光的折射率大于Q光

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

C.若P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Q光照射同种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条纹间的距离小于Q光

答案

答案:C

光线有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会发生全反射,P光照亮区域大于Q光,说明P光全反射角较大,根据公式sin a=1/n,则P光频率f较小,折射率n较小,A错误。根据公式v=c/n,P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大于Q光,B错误。光线频率超过金属极限频率即可发生光电效应,P光频率低,P光可以Q光一定可以。双缝干涉间距与波长成正比,P光波长长,条纹间距大于Q光,D错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火中取栗的人

周 晗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没有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难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截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覆亡的唯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本文有删节)

1.第1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说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1)隐士的某种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可解决的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火中取栗”是个成语,请解释这个成语的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这一部分是用作者对他的同学、对一群青年的爱和对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沙皇君主制度的恨写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