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节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名词,边疆,边远的地方
B.国不堪贰——贰:从属于二主
C.臣请事之——事:动词,侍奉
D.具卒乘——具:名词,工具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庸,将自及——无庸:不用、不必。
B.公闻其期——其:代词,指大叔将袭郑,夫人做内应的(日期)。
C.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以:目的连词,来、去。
D.公伐诸鄢——诸:数词,诸多。
3.文中分别表现了庄公和共叔段什么样的性格?揭示了什么冲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无生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义不昵,厚将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D
3.文中表现了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因为郑庄公开始对共叔段的做法也不满意,但是却听任他发展下去,而不进行任何劝阻,等到养成其恶,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一举歼灭,其心够狠!同时,也表现了共叔段在母亲窦氏袒护下的极度骄纵贪婪。文段揭示了郑国统治者内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甚至不顾手足之情的激烈冲突。(意对即可)
4.(1)不要使民众(因为有两个 * * 并存)生二心。
(2)不行仁义,人们就不会亲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