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据图完成下列空白.

(1)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②是_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人看到“梅冶字而分泌唾液的反射弧,那么①代表______;③代表______;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3)如果因意外,②处被切断,上述反射弧能否完成______(填能或否).

(4)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除了要有以上完整的五个部分外,还要有______.

答案

(1)由分析知:图中的②是传入神经.

(2)看梅字而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视网膜上的视觉感受器→视神经→视觉(语言)中枢→传出神经→唾液腺(分泌唾液),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中枢.

(3)如果因意外,②处被切断,反射弧就不完整了,上述反射弧不能完成.

(4)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活动的完成除具备完整的反射弧之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刺激.

故答案为:(1)传入神经

(2)视网膜;语言中枢

(3)否

(4)适宜的刺激

单项选择题
论述题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飘摇。

镜头二: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镜头三: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根据以上三个镜头,回答下列问题:

(1)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6分)

(2)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6分)

(3)“今天你低碳了吗?”你认为过低碳生活的人们应做到哪些?(写出三个即可给满分,满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