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①僦(jiù):租赁。②燠(yù):热。③杠:独木桥。④碕(qí):曲折的堤岸。⑤干:通“竿”,竹子。⑥动物:受外物所感而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阜广水——崇:高

B.形骸既则神不烦——适:到……去

C.不亦哉——鄙:庸俗

D.予既而获斯境——废:(被)罢黜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舒怀,不可得也/而为秦人积威之

B.杠南,其地益阔/严大国威以修敬也

C.光影会合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

D.因之复能内外失得之原/浩浩如冯虚御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译文:沿水而行,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

B.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译文: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C.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译文: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

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译文:感情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在尾段,作者写出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5.《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C

4.D

5.示例: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的一个好方法。以前,“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何不放过自己,拥抱所爱,奏出一曲闲适之歌呢?(言之有理即可)

6.(1)沿水而行,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

  (2)我因为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3)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

  (4)感情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意对即可)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