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小强买来一包黄铜(铜、锌合金),包装说明如右图,他对包装说明上的质量分数产生了疑问,他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93.7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共113.5g.

(1)反应产生氢气_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反应产生氢气=20g+93.7g-113.5g=0.2g

故答案为:0.2;

(2)设Zn质量为x,ZnSO4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1612

x y 0.2g

65
x
=
161
y
=
2
0.2

x=6.5g y=16.1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0g-6.5g
20g
×100%=67.5%

因为67.5%<70%,所以与包装说明不相符;

(3)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

16.1g
113.5g-(20g-6.5g)
×100%=16.1%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与包装说明不相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许多外国学者非常看重“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并成为外国人在华享有一切让与权的主要根据的条款”。

                    ——菲利南·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文译本

  材料2 “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吝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虎门条约》第八条

  材料3 耆英(钦差大臣)在同英国全权公权公使璞鼎查签订《虎门条约》附件《海关税则》后,美国驻广州代理事咯京也请求清政府准可美国商人按新章纳税。耆英表示同意。他事后向朝廷奏报解释说:他向美国人“宣布皇仁,准照新章,在闽、广、江浙五口输税贸易,以示怀柔”,还说,“仰蒙皇上一视同仁,自不致有异议”。

        ——郭卫东《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的确立》

  材料4 “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为该国并其商民从来未沾,抑为此条约所无者,亦当立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中美《天津条约》第三十款

  请回答:

  (1)材料1视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中,最具影响后果的条款是什么?它载于本题所引的哪些材料里?

  (2)有学者认为“条约中具有最深远的后果”的条款,主要不是外国勒逼,而是清政府主动出让的。在本题所引的材料中可否找到论者所言的根据?你同意这位学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3)现今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惯例是什么?它与本题所论及的条款有何不同?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