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A、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g 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 2mol•L-1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

(1)元素C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A元素是______,B元素是______,D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3)A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则A为Na元素;5.8g 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 2mol•L-1盐酸完全反应,n(H+)=n(OH-),设B的化合价为x,摩尔质量为y,则

5.8g
y+17x
×2=0.2,显然x=2,y=24符合,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的质子数为12,即B为Mg元素;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则C为Cl元素;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次外层为2,最外层为6符合,即D为O元素,

(1)C为C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ⅤⅡA族,最高价为+7价,则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三;ⅤⅡA;HClO4

(2)由上述推断可知,A为Na,B为Mg,D为O,故答案为:Na;Mg;O;

(3)A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为Na2O,其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Na2O;

(4)C元素的单质为Cl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l2 +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 +2OH-=Cl-+ClO-+H2O.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进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 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注,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 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厉:通“疠”,一种毒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虽死不   恨:仇恨。

B.女为说己者     容:打扮。

C.襄子乃豫让曰  数:责备。

D.不易邪         顾:难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居顷       ②久,目似瞑,意暇甚

B.①妻不识也   ②拔剑以击荆轲

C.①子之才     ②樊 * * 穷困来归丹

D.①去事智伯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 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 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 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5.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