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辨析改错(本大题有4小题共8分。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27.追求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 】(1)《拿破仑法典》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被马克思誉为“第一部 * * 宣言”。

改正:

【 】(2)1848年《 * * 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改正:

【 】(3)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使广大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改正:

【 】(4)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改正:

答案

(1)×《拿破仑法典》改为《独立宣言》

(2)√

(3)×《宅地法》改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ד但丁”改为”莎士比亚”

题目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自由”、“平等”,被马克思誉为“第一部 * * 宣言”。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因此题干表述不合史实,是错误的。

第(2)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848年《 * * 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因此题干表述符合史实,是正确的。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准确识记,依据“使广大黑人奴隶获得解放”可知应该是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不是《宅地法》。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学类文本 (18分)

[波兰] 布鲁诺·舒尔茨

黄色的冬日来了,充满厌烦。雪像一条磨得露出织纹的旧桌布,尽是窟窿,铺在铁锈色的大地上。桌布不够大,有些屋顶没有盖住,这些屋顶就这样屹立在那里,黑色和棕色,木瓦顶和茅草顶,它们像一艘艘方舟,控制着像汪洋大海似的被煤烟熏黑的顶楼。扫烟囱的没法摆脱那些乌鸦,它们在黄昏密密匝匝地呆在教堂附近、长着黑色的没有枯萎的树叶的树枝上,接着扑簌簌地飞到空中,又回到树上去,每一只鸟紧贴在它自己那条树枝的自己的位置上,要等到黎明才一大群、一大群地飞走,像一阵阵煤烟、一片片尘土,起伏不定和奇形怪状,呱呱地叫个不停,叫得一道道霉黄色的亮光发黑。白天寒冷而叫人腻烦,硬邦邦的,像去年的面包。

父亲不出去了。他封起一个个炉子。他在一个个房间的高处专心致志地干一切小修小理的工作。他感到处在靠近漆着天空、树叶和鸟的天花板,可以鸟瞰的地位开心极了。他越来越同实际的事务隔得远了。我母亲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心和不快,试图引他谈谈事情,谈谈月底该付的账单,这时候,他心不在焉地听着她讲话,迷惘的神情中流露出苦恼。有时候,他为了要跑到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把耳朵贴到地板的一条裂缝上去,就做出警告的手势,阻止她讲下去,还举起双手的食指,强调调查的重要性,接着一心一意开始听起来。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古怪的举动的叫人悲伤的根源,可悲的情结正在他的心里成长。

母亲对他没有一点影响,但是他却恭敬地注意着阿德拉。他认为她的一切作用有更深的象征意义。那个姑娘用年轻而坚决的姿势把一把长柄刷在地板上推动的时候,父亲简直受不了。阿德拉只要向他摇摇手指头,装出挠痒痒的样子,就能使他吓得惊慌失措,穿过所有的房间,砰砰地关上一扇扇房门,最后直挺挺地倒在最远的房间里的床上,在一阵阵痉挛的大笑中打滚,想象着那种他没法顶住的挠痒。因为这个原因,阿德拉摆布父亲的力量几乎是没有限度的。

那时候,我们第一次注意到父亲对动物的强烈的兴趣。

一切都是从孵鸟蛋开始的。

父亲花了许多精力和钱财,从汉堡,或者荷兰,或者非洲的动物研究所进口种种鸟蛋;他用比利时进口的母鸡孵这些蛋。这件事情也把我迷住了。他从一无所有中变出那些瞎眼的、跳动着生命的小不点儿,那些虚弱的肚子只是以接受食物的形式去接受身外的世界,那些眼睛被蒙住的、处在生活表层的生物向亮光爬去。几个礼拜后,那些瞎眼的小东西一下子长大了;一个个房间里充满新住户的欢快的叽叽喳喳的声音和生气勃勃的啾啾声。那些鸟歇在窗帘框上,衣橱顶上;它们在一盏盏吊灯的错综复杂的镀锡枝条和金属漩涡形装饰中间做窝。

在喂食的时候,它们在地板上形成一张五光十色、高低不平的床,一张有生命的地毯;一有陌生人闯进来,地毯就会四分五裂,变成碎片,扑簌簌地飞到空中,最后高高地待在天花板下面。我尤其记得有一只秃鹰,一只巨大的鸟,脖子上没有羽毛,脸上尽是皱纹和疙瘩。它像一个憔悴的苦行者,一个喇嘛,一举一动充满沉着的庄严,在庄严的孤独中沉思。我父亲的长长、厚厚的有圆滚滚的指甲的手,关节强健,同秃鹰的爪子也非常相似。我望着那似睡非睡的秃鹰的时候,总是禁不住产生这样的印象:我同一个木乃伊在一起——我父亲的去掉了水分的、干缩的木乃伊。

我父亲不满足于孵出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在顶楼安排起鸟的婚配来,他派出媒人;他把热切的、有吸引力的鸟拴在屋顶上的窟窿和裂口里;不久后,我们家的屋顶,一个巨大的双脊木板瓦屋顶,变成真正的鸟的宿舍,一艘收留各种各样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扁毛生物的诺亚方舟。在这个鸟的天堂被消灭好久以后,这个习惯仍然在鸟的世界中保留着;在春天迁徙的季节,我们的屋顶被一整批、一整批鹤啊、鹈鹕啊、孔雀啊,和各种其他的鸟所包围。然而,经过一个短短的辉煌的时期,整个事业却发生了叫人遗憾的转变。

不久以后,就不得不让父亲搬到顶屋那两间做过贮藏室的房间里去了。有一天,春季大扫除,阿德拉突然出现在父亲的鸟的王国中。她闻到房间里充满着恶臭,就站在门口,扭着双手;地板上,桌子上和椅子上,滴满了一堆堆鸟屎。她毫不犹豫,猛地推开一扇窗,靠着一柄长扫把的帮助,把所有的鸟都搅得活动起来。一个由羽毛和翅膀形成的吓人的云团升起来了,发出一阵阵尖叫;阿德拉却像酒神巴克斯的怒气冲天的女祭司那样,在酒神那根手杖发出的旋风保护下,跳着毁灭的舞蹈。我父亲惊慌失措地摆动两条胳膊,试图同他的那一群扁毛动物一起飞到空中去。那个翅膀形成的云团缓慢地越来越稀疏;直到最后,只有阿德拉同我父亲留在战场上;阿德拉精疲力竭,气喘吁吁;我父亲呢,这会儿显出羞愧的表情,准备接受彻头彻尾的失败。

过了一会儿,我父亲下楼来——一个绝望的人,一个失去了王位和王国的流亡的国王。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20世纪外国小说读本》,有删节)

小题1: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小题2:神秘的女仆阿德拉竟然可以任意“摆布”父亲,你认为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小题3:你怎样理解小说结尾的这句话:“一个绝望的人,一个失去了王位和王国的流亡的国王。”(4分)

小题4:中国作家余华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一书中指出:“舒尔茨赋予的这个‘父亲’,差不多是我们文学中最为灵活的形象。”文中的父亲在你心里是个怎样的形象?你赞成余华的论断吗?说出你的理由。(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