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2012年,少数民族地区GDP已经达到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根本改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1)结合教材知识,请你说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2分)

(2)你认为,我们怎么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6分)

(3)牢牢把握党的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坚强保障。请问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分)

答案

(1)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分)

(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必须:①坚持民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分);②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③作为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珍惜发展新型民族关系;采取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出其中任一点给2分)

(3)因为中 * * 党是我们的执政党,是领导核心(1分),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分)

题目分析:(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国家要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贯彻落实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珍惜发展新型民族关系;采取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试题类型为依据类试题,我们可以从必要性和意义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必要性即由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中 * * 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意义从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等不同的角度组织答案。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 * * 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 * *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
[材料2]我们根据党的十六大的部署,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 * *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现已基本结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周密部署,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按照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真正让群众满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主题鲜明、领导有力、措施得当、工作扎实,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胡 * * 《在庆祝中 * * 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 * *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如何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