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 * *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材料二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
材料三 中 * *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 * * 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李维汉选集》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 * * 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 * * 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 *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 * * 文选》
材料五 中 * *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的共同点。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三、四、五中共 * * 修改的史实,反映了什么?(12分)
(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分)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 * * 国际的帮助。(2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分);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3分);都讲求实事求是。(3分)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 * * 。(2分)认识: * * 的修改反映了中 * * 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1分)
题目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第二小问依据“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并结合所学知制定的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这部宪法中规定了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依据材料中“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结合所学知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同时当时得到了 * * 国际的帮助。
(3)依据材料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 * * 思想”和材料四“邓 *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可知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的共同点是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较分析材料三、四、五即可发现主要变化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 * * 。这种变化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