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已知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一半,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F的内部各能级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试解释其原因:______.

(3)任写一种与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

(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其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

(5)D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______,E的配位数是______;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a=______c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答案

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C为C或O元素,原子序数小于B,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一半,P能级上有2个电子,则A是C元素,C为O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A而小于C,所以B是N元素,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则D的非金属性大于C,所以D是F元素;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且原子序数大于F元素,E原子序数小于29,所以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N层为2,M层电子数是8,则该元素是Ca元素,F的内部各能级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F是Cu元素,

(1)C是O元素,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答案为:1s22s22p4

(2)B是N元素,C是O元素,原子轨道中如果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原子最稳定,氮原子核外2p亚层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比氧原子大,

故答案为:N>O;氮原子核外2p亚层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比氧原子大;

(3)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CN-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O或C22-或O22+

故答案为:CO或C22-或O22+

(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

1
2
(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原子采用sp2杂化,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5)该晶胞中F原子个数=8,钙原子个数=8×

1
8
+6×
1
2
=4,所以钙原子和氟原子个数之比=4:8=1:2,则其化学式为:CaF2,钙原子的配位数是8,晶胞边长=
3
40×4+19×8
NA
ρ
cm=
3
312
ρNA
cm,

故答案为:CaF2;8;

312
ρ•NA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