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②巂(xī):杜鹃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连山数百里( )

(2)有鸣巂( )

(3)山风起( )

(4)游者焉( )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县治迤平/涵淡澎湃为此也

B.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云霞明灭可睹

C.日,姜坞先生与往/方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之记/身死国灭,天下笑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大概(2)有时(3)通“猝”,突然(4)害怕

2.C

3.(1)这年三月上旬,(我们)步行顺着龙溪的西边进入。

(2)层层叠叠的石头宛若高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龙溪的西面。

4.本文作者应邀赴宴而作此“游记”,通过交代游踪记录了循溪进入沿途所见,最后自然地落笔在媚笔泉,使媚笔泉和周围的风景形成完整的山水图卷,加上对沿途人文环境的描写,共同渲染出左学冲邀饮之地的奇幽古雅。(意对即可)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