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标段(合同段),业主组织了招标并分别和三家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价分别为3652万元、3225万元和2733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分别为30个月、28个月和24个月。根据第三标段施工合同约定,合同内的打桩工程由施工单位分包给专业基础工程公司施工。工程项目施工前,业主委托了一家监理公司承担施工监理任务。

总监理工程师根据本项目合同结构特点,组建了监理组织机构,绘制了业主、监理、被监理单位三方关系示意图(如图8—1所示)。

图8-1 三方关系示意图

按如下要求编制了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编制要求:

1,监理规划的内容构成应具有统一性;

2.监理规划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3.监理规划的内容应具有指导编制项目资金筹措计划的作用;

4.监理规划的内容应能协调项目在实施阶段进度的控制。

监理规划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阶段、范围和目标

1.监理阶段——本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

2.监理范围——本工程项目的三个施工合同标段内的工程。

3.监理目标——静态投资目标:9610万元人民币

进度目标:30个月

质量目标:优良

(三)监理工作内容

1.协助业主组织施工招标工作。

2.审核工程概算。

3,审查、确认承包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

乙检查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的规格和质量。

(四)监理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应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工作紧密结合,按以下控制流程进行控制(图8-2所示)。

(五)监理组织结构与职责

(六)监理工作制度

答案

参考答案:

1.总监理工程师应建立直线制监理组织机构,如图8-4所示。

图8-4 直线制监理组织机构图

2.图8-1表达的三方关系不正确。

①业主与分包单位之间不是合同关系;

②因是施工阶段监理,故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无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③因业主与分包单位之间无直接合同关系,故监理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不是直接的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①恰当,从监理规划的作用来说,其基本内容构成应有统一性;

②恰当,这是由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单件性所决定的;

③不恰当,因资金筹措计划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业主确定(说明:如答“资金筹措计划在项目决策阶段确定”或“资金筹措计划由业主确定”均为正确);

④不恰当,因监理规划是施工阶段的,而不是实施阶段的。

4.①监理目标不妥,因监理目标不明确,应按三个标段(合同段)的承包合同分别列出各分解控制目标(说明:如直接列出分解目标亦可)。

②监理内容中第1条不妥,因施工合同已签订,不应列入本监理规划中(说明:如答“该条删除”亦可)。

监理内容中第2条不妥,因审查概算是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应列入本监理规划中(说明:如答“该条删除”亦可)。

③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工作流程关系不妥,因为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工作流程关系颠倒,应改为图8-5。

图8-5 控制流程图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大国崛起不是民族性口号和单一的愿望,文化创新和可持续输出是它的重要软实力地基。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将整个社会资本分成三个资本域: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就“经济资本”而言,如今,中国在落入低谷后已经走上了复苏之路。这种复苏使得中国的身份变得空前复杂。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科技经济,军事崛起,而在于我们的文化身份不清。这就说明中国的“文化资本”还不丰富,需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只能沦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庸。中国在古今中西四个维度之间[①],人们一方面在忘记中国自身的传统,一方面对西方这一他者总是[②]。向西方学习并没有获得西方文化的内在特性,反而往往通过西方抹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没有文化的凝聚力,文化身份[③]就将出现问题。在经济起飞之后,全盘西化之中还有什么能够代表东方文化如果我们没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崛起速度越快,文化则越弱。

文化要去“化”,国家冲突要去“解”,当代思想战略要去“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却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

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上受尊重的文化实体,并由东方向西方传播而成为人类新的文化感受方式。我们必须思考人类的未来是否可以将东西方文化中精神相通的要素整合起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误读,发现差异性文化之间的心灵相似性,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让人类走向新世纪绿色生态的自然和社会。

守正创新是新世纪中国崛起的文化战略。新世纪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走出去”而成为人类的和世界的。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创新是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的关键

B.中国崛起的速度凸显了文化的软弱

C.缺少心怀天下的“雄才”,使得中国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D.解决人类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必须着力寻找不同文化的精神共通性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