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20分,总字数不超过35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不存在什么“差等生”“坏孩子”,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启示:(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正确评价学生(C)针对不同的学生, 我们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动词,推其根本。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人称代词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子。小题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以三矢赐庄宗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文章借古讽今,借后唐庄宗的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文章气势磅礴,义正词严,严厉地批评了庄宗,在责难之中总结教训,并明确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将庄宗极盛与极衰的两种情形进行了鲜明的对照,说明了盛衰之事本源在于“人事”的道理。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3分)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