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刘霆,湖州人,浙江林学院学生。为照顾患尿毒症的母亲,毅然“背起妈妈上大学”,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边学习边照顾母亲。其孝心爱心感动师生,感动社会,引起众多媒体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先后获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国母亲援助行动”爱心宣传大使。设立“刘霆孝心奖励基金”,资助家境贫寒又有爱心、孝心、感恩之心的同学。

①假设学校邀请刘霆作一个事迹报告会,需要布置会场,请你拟一条能体现刘霆精神的宣传语。(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围绕上面材料,请你向刘霆提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语言要准确、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自强自立的奋斗者,幸福快乐的感恩人;或向积极乐观、自强自立、感恩图报的刘霆学习!

②“略”。

材料题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 * * 沦为了列强剥夺、凌辱的对象,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一切爱国的要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到振兴中华的必要性和神圣性。

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孙中山起草《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

材料二:国民党人在七七事变前就提出了 “复兴民族”的口号。1934年,蒋介石发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长篇讲话。     ——《中国之命运研究》

材料三:1941年,中 * * 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的研究》

请回答:

(1)举出孙中山为“振兴中华”所做努力的两件大事,并指出他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 * * 党和国民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共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日战争是中 * * 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国共两党是如何携手合作,取得抗战完全胜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