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国务院起草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强调,“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此前,中 * * 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并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意见。
材料二:在2011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对“十二五”规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列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也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最后全国人大代表经过表决,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材料三: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中 * * 党的执政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中 * * “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提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体现了中 * * 党科学执政;②中 * * 在《建议》形成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这体现了中 * * 党民主执政;③中 * * 提出建议,指导国务院制定规划,最后按法定程序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2)①中 * *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 *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