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 * * * * 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实现教育的公平上有何贡献?(4分)
(2)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在这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美国是怎样寻求社会公平的?效果如何?(10分)
(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解决好农民问题,尤其是土地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之一,为此,中国近现代社会各阶层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哪些努力?(8分)
(4)综合以上问题,概括影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因素。(4分)
(1)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学的限制;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4分)
(2)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标准;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或答成立救济机构,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6分)
效果:促进美国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广大中下层民众从新政中获得一定好处(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最低限度的安全保障,改善了生活状况);促进了社会相对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答出两点可给4分)
(3)农民阶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均分土地 (2分)
资产阶级: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2分)
无产阶级: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1953年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任意两点给4分)
(4)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政府政策,人们的思想理念,人民的斗争。(答任意两点给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解答本问抓住题干信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阐述孔子的相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与实践即可。
(2)本问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内容中社会救济、福利政策等相关内容,其效果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归纳。
(3)本问以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到民族振兴切入考查知识点,结合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关事实分析归纳。
(4)本问为开放型试题,主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