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9分)读印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2分)

(2)图中城市C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1分)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______”政策。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___(粮食作物)分布区。(2分)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A、B两城市中,_______(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热(1分) 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1分)

(2)德干高原(1分) 

(3)绿色革命(1分) 水稻(1分) 

(4)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2分)(或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1分)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1分)) 

(5)A(1分) 位于黄麻产区,原料丰富。(1分)

题目分析:

(1)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2)印度地形主要分三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印度是个人口大国,粮食不能够自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东北部主要是平原,降水也比较丰富,适宜种植水稻。

(4)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当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造成水灾,如果来的晚退得早风力弱为旱灾。

(5)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A所在地位加尔各答,这里盛产黄麻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能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季风气候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