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印度人口众多,但却解决了粮食自给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A.成功地发行了计划生育,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B.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能有效抵御水旱灾害

C.大力推广玉米等高产作物,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

D.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为了满足人口需要,印度政府充分利用水热充足的有利条件,引进水稻、小麦,并培育种植新品种,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实现了自给,有效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被称为“绿色革命”。而印度在控制人口、修建水利工程等方面取得效果并不明显,对粮食增产帮助不大。所以本题D为正确选项。

点评: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加上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粮食紧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印度政府实行了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绿色革命”。通过一系列培育新品种,推广机械化生产,改进灌溉技术等措施,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通过“绿色革命”认识印度粮食生产取得的显著成就。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送孟东野序(唐)

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犹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洗?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将“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句译为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