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化学—选: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和C属同一主族,D和E属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E小5,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右图。

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是                    

 (2)B元素原子核外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数为    ,C元素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B与A形成的化合物比C 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                       

 (3)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由以上五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键成分最多的可能为                 

 (5) 如图所示,D跟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答案

(1)氢  (1分)

(2)9 (2分)       (2分)  

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没有氢键(2分)

(3)第四周期第ⅦB族(2分)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2分)

(4)CaF2  (2分) (5)V =  (2分)

根据元素的结构及有关性质可知,A、B、C、D和E分别是H、F、Cl、Ca、Mn。

(1)A是氢元素。

(2)F的核外电子数是9,所以就要9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氯元素的价电子是7,所以电子排布图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没有氢键,所以前者的

沸点高于后者。

(3)锰的原子序数是25,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其+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4)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化学键的离子成分就越多,五种元素中钙的顺序最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离子键成分最多的是CaF2

(5)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含有的钙离子是8×1/8+6×1/2=4,8个氟离子全部在晶胞内部,即该晶胞中含有4个CaF2,因此有,解得

V=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算法,完善算法并回答问题,将解答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以二维数组G[1..m,1..n]表示一幅图像各像素的颜色,则G[i,j]表示区域中点(i,j]处的颜色,颜色值为0到k的整数。
下面的算法将指定点(i0,j0)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给定的颜色值。约定所有与点(i0,j0)同色的上、下、左、右可连通的点组成同色邻接区域。
例如,一幅8×9像素的图像如图1-1所示。设用户指定点(3,5),其颜色值为0,此时其上方(2,5)、下方(4,5)、右方(3,6)邻接点的颜色值都为0,因此这些点属于点(3,5)所在的同色邻接区域,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扩展,可得出该同色邻接区域的其他点(见图1-1中的阴影部分)。将上述同色区域的颜色替换为颜色值7所得的新图像如图1-2所示。


[算法]
输入:矩阵G,点的坐标(i0,j0),新颜色值newcolor。
输出:点(i0,j0)所在同色邻接区域的颜色置换为newcolor之后的矩阵G。
算法步骤(为规范算法,规定该算法只在第七步后结束):
第一步:若点(i0,j0)的颜色值与新颜色值newcolor相同,则 (1)
第二步:点(i0,j0)的颜色值→oldcolor;创建栈S,并将点坐标(i0,j0)入栈;
第三步:若 (2) ,则转第七步;
第四步:栈顶元素出栈→(x,y),并 (3)
第五步:
1)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
2) 若点(x,y+1)在图像中且G[x,y+1]等于oldcolor,则(x,y+1)入栈S;
3)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
4) 若点(x+1,y)在图像中且G[x+1,y)等于oldcolor,则(x+1,y)入栈S:
第六步:转 (4)
第七步:算法结束。
[问题]
是否可以将算法中的栈换成队列回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