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一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A.《墨子》

B.《论语》

C.《韩非子》

D.《老子》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从材料的关键信息“礼、义、信”可知这是儒家的思想主张。A《墨子》是墨家的著作,主张“兼爱、非攻、尚贤”;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符合题意; C《韩非子》是法家的著作,主张“依法治国”;D《老子》是道家的著作,主张“无为而治”。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绿(节选)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青青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1、文段从视觉、想象、触觉等方面,写出了梅雨潭绿的哪几方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的句式,学用多个比喻来形容同一事物,写出事物的特点。

如:雪花,冬的精灵。她轻轻的飘洒着,像漫天蝴蝶在翩翩起舞;她默默的歌唱着,像风儿正倾诉无语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上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个字、词语或句子最富表现力,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对梅雨潭“绿”的细腻生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