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 * * 、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齐初,为宁朔 * * 、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

 天监六年,出为辅国 * * 、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称/干:才能

B.耕以养弟妹/躬:亲自

C.蛮夷不,盖待之失节耳/宾:归顺

D.至郡,恩惠之化/布:宣告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B

4.(1)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

(2)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最近,记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基层干部在谈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时,不约而同想到的是先建设“富村”。建设新农村,很多方面都需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但必须警惕过分集中资源、单纯垒“大户"的做法。 

众所周知,以点带面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法。通过搞好试点,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政策,然后全面推广,常常是解决很多难题的有效方法。建设新农村,也需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如果能够因地制宜,打造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村,并成功带动其他村庄发展,自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然而,新农村建设绝不止于少数富村的建设和发展。选择试点、树立典型,应充分注意典型的代表性和今后在“面”上的可推广性。对试点村加大指导力度,给予一定扶持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抓试点,不做好“面”上基础工作,或者认为只要抓了“点”就自然带动了“面”,就陷入了一种误区。 

如果—味依靠行政力量垒“大户",并用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可能引发“长官意志”下的形式主义,从而把有限的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村上,堆砌出诸多“盆景”式的“政绩工程”。更危险的是,如果垒出来的“大户”都是那种“好是好,就是学不了”的典型,就极可能在农村人为制造出两极分化,使得“好村”越来越好,“差村”越来越差,势必与新农村建设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依靠行政力量垒“大户”,是地方领导干部心态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表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各地各级政府务必立足现实,在实践中切实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实效。那种贪图一日之功、盲目垒“大户”的做法,绝不可取。

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步骤是()

A.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

B.因地制宜,打造试点村

C.集中资源、搞好试点

D.选择试点、树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