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打开汽水瓶盖,自动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

(2)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知识时,某同学从两方面研究:

①研究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从B的溶液获得B晶体的方法是______.

②用实验研究.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
加入KNO3的质量(g)80100120140
溶液质量(g)180200210210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g.

答案

(1)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气泡冒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减小;

(2)①通过t2℃是从横坐标轴引出的垂线与A和B的曲线的交点,与A的交点在上,故答案为:A>B;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答案为: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

②实验3、4中溶剂的量不变,加入的固体增加,但是溶液的质量依旧是210克,故答案为:饱和;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1、2加入的固体全部溶解,实验3加入120克的固体,溶解110克,实验4加入140g的固体,溶解110克,故答案为:110.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