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

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对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进行测定。

Ⅰ.查阅资料: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含量的测定。

Ⅱ.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通过味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质量计算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2)实验试剂:水、AgNO3溶液等

(3)实验过程:

①操作(Ⅰ)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判断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判断该味精中NaCl 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③若溶液A的体积为50 mL,则其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①烧杯、漏斗、玻璃棒 ②23.4% 不符合 ③0.4 mol·L-1

①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m(NaCl)="0.02" mol×58.5 g· mol-1="1.17" g

NaCl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③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单项选择题

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审美心理,偏重于主体;科学美学则用科学方法分析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偏重于客体.但不管哪种方法,他们都认为对美的本质(美的定义)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没有什么意义.瑞恰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考察了十六种传统美学对于美所作的哲学思考,他认为除了证明美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之外,再没有什么了,因而认为传统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当抛弃.他采取了语言分析的方法,从美这个词的具体运用中,来探讨美的意义.这样,它就不再是半个玄学的幻影,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词. 现代西方美学这一股否定美的浪潮,无疑有其时代的背景和世界性的影响.它使本来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向着科学靠近了一步.对于这一发展的倾向,哈·奥斯本曾经这样加以评价:它那审慎、实证、分析的作风标志着一种更为严密的研究趋势;它不愿作总的概括,却更为重视各门艺术如音乐、绘画、诗、戏剧等等的独特个性.它把兴趣集中在对各门艺术批评所用的概念结构上,分别从逻辑上加以澄清;并把所用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弄清楚.与此相对照,建立一致性的东西,不是被视为不成熟的,就是被视为是危险的蒙昧主义.选种深入的研究,对于阐明一些特殊的问题,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分辨真假的争论中,也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从整个领域来看,它除了分解的方法外,在结论上并没有取得与之相称的结果.美学问题不仅是一个细节的分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感情价值的问题.对于感情价值,单靠语义和结构的分析,单靠信息和符号,单靠解剖刀,是无济于事的.它归根到底,要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之上,诉之于哲学的玄想和沉思,诉之于人类的心灵.人类的心灵,包括已知和未知、局部和整体、现在和未来.科学所面对的,是已知、局部和现在的部分;哲学所面对的,则主要是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部分.人类的感情世界,其中主要是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抛弃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这是不可能的.

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现代西方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哲学思考没有意义,方法也不科学

B.心理学美学研究人的审美心理,侧重于对审美对象主题及内容的研究

C.科学美学侧重研究审美客体.即对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分析

D.用语言分析的方法研究美学就会发现,美并非高不可攀,美是通俗易懂的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