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关于银行助学贷款有何风险?应该如何防范?信用社推出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你的了解以及看法?

答案

参考答案:

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履行契约的责任,导致另一方资产受损的风险。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违约风险属于常见金融风险的范畴,主要是指贷款银行所面临的由贷款学生违约造成贷款无法回收的风险。 

从世界各国助学贷款实施的经验来看,违约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国家担保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曾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左右。1990年的拖欠率为22.4%,为历史之最。20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总体比例大约在14%左右。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违约率为12%左右;社区大专的毕业生违约率达25%;私立专科学校毕业生的违约率高达40%。日本中学贷款的违约率在1973年高达46.7%。20世纪80年代,巴西、委内瑞拉、肯尼亚的学生贷款的违约率约为90%。 

有学者通过对一些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防范措施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通过“综合治理”,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是可以降低的。 

1.完善大学生信用征集 

为了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信用制度,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对信用资本的意识。这项工作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公安部门应在高校学生中加快换发我国第二代公民身份证,实现身份证号码终身化,以支持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再次,完善信贷法律体系,对个人信用进行法律约束。也有专家建议利用现有的中国教育网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数据库,来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助学贷款申请、统计分析、管理数据、保持信贷记录、贷后跟踪乃至学生信用评估。 

2.风险分担 

违约风险的承担是由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所决定的。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贷款所发放的对象应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需要政府承担主要风险。由政府分担违约风险可以降低借款人和放款人双方的风险和成本。世界学生贷款研究专家伍德霍尔(MaureenWoodhall)认为,如果政府依靠银行发展贷款,政府要承担三方面的成本:(1)支付拖欠的贷款;(2)补贴学生贷款利率(如果低于市场利率的话);(3)学生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三类成本加起来要占总额的1/3-2/3。 

有学者提出由政府承担70%的违约风险,高校和银行各承担15%,建立三方共同分担违约风险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分散信贷风险,又有利于调动各方降低违约率的积极性。 

对各分担方的职责而言: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完善助学贷款的相应政策,缓解借款人的压力,组织建立学生信用体系,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管理和监控;银行要强化贷款回收;高校要按国家政策成立“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搞好贷款咨询工作,加强已贷款学生的管理;学生作为国家助学贷款最大的受益方,必须履行还款义务。 

3.还款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借款学生的未来收入状况和家庭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多元化的还款计划对于不同毕业生比较切合实际,从而降低贷款违约率。 

一是建立渐增型还款计划。有学者认为,如果超过18%的工资收入用于还款,还款计划将难以持续下去。美国的学者研究曾发现:多数拖欠发生在还款开始后的第一、二年。渐增型还款计划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还款负担,减少贷款违约率。 

二是建立延期及配套的还贷减免政策。进入还款期的学生如果发生还款困难,如出现没有就业、生病、受伤、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等情况,可以申请延期还款,严重者甚至可以申请减免还款。 

三是尝试建立中国式的按收入比例偿还贷款。其特点是学生的偿还款是他们未来年收入或月收入的固定部分,无固定具体的偿还期限。学生毕业后的债务负担有限,且收入越高,偿还越快。 

此外,助学贷款的设计中还应包括担保贷款,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 

4.开发生源地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以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基层机构为主要依托、直接面向学生发放,并由家长提供担保。这种贷款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助学贷款的风险,也可以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对于担保贷款而言,不仅可以以房产抵押,也可请信用较好的人士来担保,或者也可以由几个家庭联保。

判断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