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六种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晶体熔点在同周期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F2+核外各电子层电子均已充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5)E、F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E原子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s22s22p63s23p2 (2)Na<Al<Si<N
(3)高 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
(4)平面正三角形 非极性 (5)ZnS 4
根据信息提示可知,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故A为N;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故E为S;由C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可知,C为Al;根据B2E为离子晶体,且B元素原子序数介于7与13之间,故B为Na;根据D单质的熔点特点可知,D为Si;F为Zn。(1)Si为第1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故第一电离能:Na<Al<Si<P,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故第一电离能:P<N,因此第一电离能:Na<Al<Si<N。(3)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故熔点:NaCl>SiCl4。(4)S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SO3具有很好的对称性,是非极性分子。(5)S原子居于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故一个晶胞中含有的S原子数为8×1/8+6×1/2=4,Zn原子居于晶胞内部,Zn原子个数为4,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分析该晶胞结构可知,S原子的配位数为4。